近日,我院肛肠科迎来两场特殊的“生命大考”——两名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危重患者相继入院:一人因肾衰竭依靠血透维持生命,存在电解质紊乱,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复杂情况;一人伴发冠心病、高心病合并心力衰竭、Ⅲ级心功,心脏泵血功能较差,稍微活动就感心累气促。这些曾辗转多家医院、被反复告知“无法手术”的患者,在绝望中把最后希望投向我院。
面对“心衰与肛肠疾病并存”“肾衰血透叠加手术高风险”的复杂病情,肛肠科团队没有推诿。“患者把最后的希望交给我们,就是对我们的信任。”科室主任冷兴川果断牵头启动多学科诊疗(MDT)机制,联合心内科、肾内科、麻醉科等学科专家,围绕“术中循环稳定”“血透患者凝血管理”“围手术期感染防控”等核心难点展开研讨,为每位患者制定“一人一策”的精细化方案,每一个风险点都被拆解成可执行的“安全锚点”。在高危状态下实现创伤最小化及疗效最大化。
手术当日,由于两名病人的特殊情况,手术全程只能在局麻下进行;肛肠科主任冷兴川凭借精湛细密的手法及显微级的手术功底,成功实施麻醉,并将创面出血控制在5ml以内。这场被外院判定为“不可能完成”的手术,却在团队配合中,抽丝剥茧,最终以“零并发症”顺利收官。术后,主管医生陈邦泽全程守护病房,实时监测生命体征波动,对伤口渗血情况保持“分钟级”关注,指导患者术后康复治疗;科主任冷兴川每天至少三次巡房,从创面愈合到患者基础疾病及心理状态逐一过问;护理团队建立“专科+重症”双轨监护体系,针对心衰患者制定监测计划,确保多系统功能在严密照护中稳步修复。团队协作,在术后黄金恢复期织密病情监测与康复指导双重防线。每一刀的角度,每一线的张力,每一时的监测都被赋予了生命的刻度。
展开剩余60%目前,两名患者伤口愈合良好,并已顺利出院。从辗转求治被拒到重获新生出院,这两场与死神的博弈,充分体现了肛肠科“挑战极限、永不言弃”的科室精神,也彰显了我院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多学科协作硬核实力。这场跨越学科的救治,不仅打破了“基础病危重=手术禁忌”的固有认知,更印证了我院肛肠科的核心竞争力及精湛的医疗技术。我院肛肠科将一如既往,开展精湛的微创技术、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与暖心的全程服务,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筑牢防线。助您摆脱肛肠疾病困扰,重拾生活轻松与舒适。
冷兴川
主治医师,科室副主任,医学硕士,济川医学(川派肛肠)传承人,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、全国中医肛肠学科名专家杨向东教授。现任中国肛肠病学APUC常务委员、中国便秘医学会理事、中医学会青年委员、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、四川省康复医学会肛肠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四川省中医药适宜技术研究会肛肠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、成都中医药学会青年委员。
专业特长: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及肛肠疑难病症的微创手术治疗。学术成就:荣获中国肛肠PPH微创技术等级二级。参编著作1部(副主编),欧洲国际学术会议发言1次,发表论文20余篇。
陈邦泽
主治医师,医学学士,毕业于川北医学院,曾至四川省中医院进修学习。
专业特长:肛肠外科常见病、多发病的诊断及治疗,尤其对混合痔、出血性内痔、肛周脓肿、肛瘘、肛裂、直肠脱垂、藏毛窦等肛肠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及微创手术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,对便秘、结直肠炎、肠易激综合征、胃肠道恶性肿瘤筛查等的诊治有较高水平。
肛肠科医生门诊时间表
文 | 运营管理部 喻萍
编辑:胡 波
一审:冷兴川
二审:游 莹
三审:任小兵
发布于:四川省股票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