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mym17801
在门诊工作中,常常接诊被平衡障碍困扰的患者。他们辗转求医,尝试各种方法却收效甚微。其实,小脑萎缩的治疗并非简单的"补"或"通"就能解决,关键在于"调和"——调和肾精、充盈髓海,让脑窍得到充分滋养,平衡功能自然能逐渐恢复。
小脑萎缩的根源何在?
现代人用脑过度,肾精耗损严重。肾主骨生髓,脑为髓海,长期劳累、熬夜伤精,极易导致肾精亏虚。肾精不足则髓海空虚,脑窍失养。
同时,脾胃的运化功能也会受累。脾为气血生化之源,脾失健运则气血不足,不能上荣于脑,痰浊内生阻碍清窍,终致平衡失调。
小脑萎缩的形成非一日之寒,治疗也需循序渐进。
典型病例:
李大夫曾诊治一位62岁的男性患者,退休教师,长期伏案工作。主诉行走不稳五年余,近一年加重并出现言语含糊。诊见患者步态蹒跚,需扶墙行走,伴头晕耳鸣、腰膝酸软、记忆力减退、夜间尿频等症状。舌淡紫苔薄白,脉沉细弱。
展开剩余47%辨证分析发现,患者长期用脑过度、肾精耗损,导致髓海空虚,脑窍失养,痰瘀阻络,故而出现平衡障碍。
治疗方案以填精补髓为主,兼以化痰通络。选用熟地黄、山茱萸、龟板胶等补肾填精药,配合石菖蒲、远志等化痰开窍之品,佐以丹参、天麻等活血通络。
治疗效果:患者服药一个疗程后,头晕耳鸣减轻,夜间起夜次数减少,行走稍稳。两个疗程后步态明显改善,可短时间独立行走,言语较前清晰。经过系统调理,最终平衡功能基本恢复,生活质量显著提高。
需要特别提醒的是,中医讲究辨证论治,每个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不同,治疗方案也需因人而异。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调理,切勿自行用药。
对于长期受平衡障碍困扰的朋友,及时就医、规范治疗是关键,配合适度的康复训练,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疗效。
本文仅供参考,个体情况不同,实际用药请遵医嘱。)
发布于:北京市股票配资资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